第(2/3)页 “陛下、太后,依微臣所见,万万不可。” 说话的是开府仪同三司贺绍德。 高旸余光往后瞧一眼,不见太后开口表态,视线落回前方:“为何?” 贺绍德道:“王庭樾因高浥谋反一事,受到猜忌、牵连,其夫人更是与娄云楚来往频繁受到重罚,难保他不会生出怨恨之心,且不说眼下真要让他带兵御敌是否能尽心尽力,就说他万一心中怨气不消,做出过激举动,那岂不是惹祸招愆……” 话虽未说完,意思已是不言而喻。 方才还缩在人后的人,此时却是接连出言附和。 高旸对太后革除王庭樾职务一事本就极为不满,如今有机会让他官复原位又如何不据理力争。 得到皇帝的支持,斛律启光又与贺绍德等人辩了起来。 这一辩又是许久,主要分别以长广王与南阳王为首的两方意见不同。 高灏一派认为正是用人之时,不该无中生有、妄加揣测,高浚一方则认为防患未然,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。 两方各执一词。 直到斛律启光出声询问太后。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,珠帘后已经很久不出声了。 即便隔着珠帘,也能感受到道道逼人的目光。 梁婠不得不表态。 贺绍德等人明面上是怕王庭樾拥兵自重、借机造反,实则是怕好不容易剪除的势力再度壮大。 她心似明镜,不强求。 “予以为,贺卿言之在理。” 此言一出,梁婠清楚听到不少抽气声,更看见高旸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。 一时,有人欢喜有人愁,还有人神色不明。 梁婠只做不见。 随后,又道:“今日天色已晚,且先散去,余下诸事待明日上朝再议。” 她不打算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,一锤定音。 众人离去,斛律启光迟迟不走,还欲留下进言,梁婠派人以太后、皇帝因遇刺受到惊吓为由将人打发了。 再转身,高旸就站在她面前,微微仰头。 “太后意欲何为?” 势必不说个清楚不罢休。 梁婠叹口气,目光平静地看着他。 “皇帝以为呢?” 高旸眼神倔强:“太后不是说对孤据实相告?” 梁婠想了一下,问:“予若招王庭樾回来,皇帝作何打算?如斛律将军所言领兵迎敌?” 高旸诚实道:“现在大军压境,理应如此。” 梁婠淡淡一笑,微微颔首:“按皇帝所说,假使周军攻来,斛律启光与王庭樾都去迎战敌军,晋邺城中有人趁机作乱,我们该如何应对?单靠禁军,皇帝觉得有几成胜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