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五章 领赏-《顽贼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途中劫掠郊野,看见明军就跑,甚至开始使用银弹攻势,有拦路的驻军,先派人送点银子借道。

    以至于在京畿之地,就形成了奇怪的局面,京军、宣大军在后面追,阿济格在前面边抢边跑,勇不可挡,郊野四处被抢,拦路者遇之则溃。

    高起潜的关宁军原本也要加入这场追击,但他还没走多远,就又收到皇帝的调令,命其进驻密云,看护北方。

    因为六月二十二日,密云方向急报,有刘承宗的骑兵在古北口外的潮河兜转。

    朝中上下,害怕刘承宗也学东虏,破关而进,急调高起潜部关宁军协防。

    结果高起潜抵达密云当日,元帅军骑兵就叩关了。

    就三骑,扛白底大旗,上书领赏二字,自古北口关门外打横掠过,抛出两个圆滚滚的东西,打马北向。

    “传,大元帅令,蓟镇兵,出关领赏!”

    把古北口关门外的守军都弄不会了,纷纷面面相觑,不知道这帮人是来干嘛的。

    等骑兵离去不久,有关门上守备领兵打马而出,小心翼翼地行数百步,未见敌军设伏,这才走过去。

    仔细一看,那是两颗辫发虏头。

    “百总,辫子上系着东西!”

    写了字的布条。

    同样的场景,发生在蓟镇西协的边防线上的每一座关口之外。

    之所以只有蓟镇西协,是因为费扬古放的火还在烧,中协和东协,太热了。

    高起潜正在密云县城外的大营里扼腕叹息,觉得自己没办法去打阿济格,错失功勋。

    突然就见标下的副总兵陈朝宠跑来:“高爷,密云兵交上来的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个称呼,高起潜起初是拒绝的。

    但大家都这么喊,而且很多军官士兵一见他就给他行军礼,他也没办法。

    这其实是祖大寿的命令。

    跟宦官合作,最重要的就是要给面子,给他面子,就算是个坏人,他也未必会害你。

    你不给他面子,他记你一辈子,哪怕是好人找到机会也要害你。

    因为你们本来就有仇,谁让你长着鸟呢?

    但高起潜并不知道有这命令,他只觉得辽兵都很尊重他,辽兵都是好人,在关宁锦防线上就像在家一样,温暖极了。

    高起潜一脸疑惑地皱着眉头取来布条,看见上面字样的瞬间,俩眼睛瞪得比炮弹还大!

    就见布条上分明写着:‘崇祯丙子,六月十一,刘承宗勒石兴安岭,破金军六万于老哈河,边军各自出关,领虏头回去换赏钱!’

    高起潜不禁跳起来失声道:“他到底要干啥啊!”

    那一瞬间,他以为刘承宗要把密云兵都招到边外去,然后毁墙而进。

    但随着站起身来,聪明的智商重新占领高地,高起潜边踱步边摇头:“不对,他不是要攻关。”

    让士兵领虏头换赏,他要是把关攻下来,那密云兵不就该找他换赏了吗?

    哪有这么傻的人,自己杀东虏,把虏头送给别人,再让别人找他换赏钱?

    就这时候,高起潜突然意识到一个巨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东虏首级的赏格一向很高,因为首级难得,刘承宗这次一下子破军六万,如果不是假的,那得多少首级?

    士兵真拿去换赏,哪怕是六千颗,那也要三十万两。

    皇上拿不出银子怎么办?

    “快快快,快下令蓟镇各路堡寨关口,边军不准擅自出关!擅自出关者立……奶奶的,出关多了斩首也不合适啊。”

    一下子,高起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就连边上的副总兵陈朝宠看着都刺挠,不禁问道:“高爷,这憨……这刘承宗此战若是真的,不如咱关宁先出关把脑袋拿了不就行了?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脑袋的事啊,是银子,银子的事,皇上没银子,咱家不得给皇上分忧吗?”

    高起潜催促道:“快快快,陈帅快让人去下令吧,晚了就来不及了!”

    事实上,已经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蓟镇西协各堡,有了初次领两颗虏头的经历,当元帅军骑兵第二次驾驭马车过来时,一个个军官都带队出关,一面防着元帅军,一面出来排队领首级。

    “来来来,首级拿上,这是大元帅对你们守边的奖赏,再把我军拓印的勒石碑文与阵亡名录拿上,此战张扬国威,回去传着看……再把你们这最大的官找来,礼部尚书钱阁老要准备回京了,做好接应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